清水试验站始建于1969年,位于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马沟村,试验站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宗旨,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控制作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包括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试验示范、抗病遗传机制、航天育种以及相关的栽培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建有一栋集实验、办公和住宿为一体的三层楼房一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挂藏室及仓库300多平方米,晒场1200多平方米。现有试验用地近80亩,为国家甘肃小麦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引进国外智力试验示范基地,现有老、中、青结合的科技人员9名,其中正高3名,副高2名,中级4名,博士3名,硕士2名。
200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省科技厅、农业部和国家外专局等部门下达的《我国核心疫源区陇南冬小麦条锈病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分子育种实用化研究》、《小麦品种及抗源材料条锈病抗性研究》等8个项目。先后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作物所、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等国内外专家到这里进行合作研究和考察访问。在研究所建立的清水、徽县、灵台、庆城、定西的五个科研基地中,清水已成为科研中心。每年均要组织省内科技人员在基地进行培训和高级研修班,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实验站先后选育出以兰天15、兰天19、兰天26为代表的兰天系列、清农系列冬小麦新品种**个,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1年,仅兰天系列抗条锈品种在甘肃的累计推广面积达720.75万亩,增产粮食1.08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约2.59亿元。在2012-2015年,兰天系列抗条锈品种推广面积1025.4万亩,大约增产粮食1.538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07亿元。这些抗病品种中,有些还被引种到青海、宁夏、陕西等周边省区,为当地的条锈病控制和小麦生产做出了贡献。
小麦所成立以来,实验站所参加项目和选育新品种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1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抗条锈育种研究及抗锈品种应用》获2013年农业部神农奖二等奖;《高产、优质、抗锈、广适冬小麦品种兰天15号》获201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旱地冬小麦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5年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清水小麦科研基地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甘肃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4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电话:+86-931-7611032 E-mail: huaq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