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镇小麦试验站始建于1958年,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103º5′E,37º3′N)。试验站所在地为典型的内陆荒漠气候,属典型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农业生态区。自建站以来,针对我省河西绿洲灌区和沿黄灌区进行春小麦育种及相关栽培技术研究,是甘肃省小麦品种资源、育种和栽培等试验研究的重要基地。现主持甘肃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承担国家春小麦品种试验西北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为甘肃省春小麦品种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有库房320m2的,晒场1500m2,固定试验示范基地300亩,试验田灌水渠道和配套设施完善。现有老、中、青结合科研人员9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4人,中级1人,博士4人,硕士4人。
试验站成立至今,先后培育出春小麦新品种40多个,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奖励20多项。试验站成立初期从国外引进的春小麦品种中筛选推广了出甘肃96、武功774、碧玉麦、阿勃等一批广适、高产的国外春小麦品种。60年代后期,试验站育成了甘麦8号、甘麦23等第一批杂交改良选育的春小麦优良品种;其中,甘麦8号在全省年种植面积达420万亩,在西北春麦区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同期甘麦23号获1978年甘肃省科学大会奖。80年代-90年代,相继选育出陇春8-19号、陇春矮丰3号等一批春小麦新品种,其中陇春15号在甘肃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200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试验站综合应用多种育种手段相继选育出陇春20-41号春小麦新品种,培育品种在甘肃、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陇春20、23、26、30号分别于2005、2008、2012、2019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抗旱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田创建关键技术研究也荣获201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抗旱丰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通过甘肃省和国家两级审定,获2015年甘肃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陇春系列小麦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参与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试验站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专项和省产业体系等部省级项目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
试验站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展科技观摩培训、举办科技开放日等推广活动,促进科研与生产的对接。近4000余名当地农民、种子企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在试验站进行技术观摩与培训,试验站所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站长:杨长刚博士
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邮编:730070
电话:+86-931-7611032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4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电话:+86-931-7611032 E-mail: huaq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