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小麦研究所

  • 网站首页
  • 单位概况
    • 本所概况
    • 现任领导
    • 人才队伍
    •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 所内新闻
    • 科研动态
    • 科技兴农
  • 成果展示
    • 主要论著、论文
    • 科研成果
    • 审定品种
  • 所属机构
    • 春小麦研究室
    • 冬小麦研究室
    • 分子育种研究室
  • 试验基地
    • 黄羊试验基地
    • 清水试验基地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科研平台
  • 联系我们
  • 新品种展示
新闻动态
所内新闻
科研动态
科技兴农
科技兴农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兴农 > 正文

地下主要害虫

发布时间:2017-03-03 18:00:58 阅读量: 【字体:大中小】
0

1、农业防治

(1)水旱轮作和适期浇水

水旱轮作是一种有效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措施。在小麦抽穗后,受害田出现白穗时浇水可迫使蛴螬下迁减轻对小麦危害;秋末进行冬灌,水量越大蛴螬死亡越多。

(2)合理施肥

蛴螬能在腐殖质中生活,未腐熟的有机肥易招引蛴螬和蝼蛄产卵。氨水对蛴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沟施18%氨水25~30公斤/亩,防治效果很好。

(3)精耕细作,深耕多耙,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

2、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

可用火把、白炽灯、日光灯、汞灯和黑光灯等在夜晚进行诱杀。

(2)毒饵诱杀

地下害虫具有明显的化学趋性,利用炒香的饼粉、麦麸和米糠等加拌敌百虫、辛硫磷等,傍晚撒在麦田间,即可取得较好防效。

3、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

适用于防治苗期活动危害的蛴螬。可用辛硫磷或甲基异硫磷拌种,晾干后播种。

(2)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将药剂均匀喷洒在地面,然后耕翻或用圆盘耙把药剂与土壤混匀。在播种时,将药剂以颗粒剂的形式与种子混播或药剂与肥料混合后于播种时沟施或穴施;或将药剂配成药液,顺垄浇灌或穴施。

(3)地上施药防治成虫

在金龟子出土期间的田埂、地边聚集活动的地方,喷施乐果于寄主上,防效可达40天。在成虫喜食的树皮上,刮去粗皮,用乐果稍加稀释,涂在树干上,取20~30厘米长的榆、杨、槐树枝,将基部泡在内吸药液久效磷或乐果中,药液浓度30~50倍液,10小时后取出树枝,捆成把插入田间或堆放诱杀。

上一条:小麦散黑穗病 下一条:小麦腥黑穗病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4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电话:+86-931-7611032    E-mail: huaqch@126.com